刚刚过去的2024年夏天再次突破纪录,成为“史上最热的夏天”。根据世界气象组织(WMO)发布的《2023年全球气候状况》报告,2023年全球平均近地表温度比工业化前基线高出了1.45℃±0.12℃)。报告还指出,与1991年至2020年的平均值相比,预计在未来5个冬季(11月至次年3月)北极升温将达到全球平均升温幅度的三倍以上。城市该如何应对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?
有两个重要的方向:一是减缓气候变化,主要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即减碳来解决。二是适应气候变化,通过从城市到社区的规划建设去适应,而这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,因此,建设韧性城市是适应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。
为什么要讨论社区?什么样的社区才是韧性社区?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,社区适应能力的水平决定了一个城市适应能力的高低。韧性社区是指当遇到自然灾害或是重大社会变故时,拥有快速恢复能力的社区。以北京东四社区为例,我们做了一个气候风险评估实践。研究的范围处于北京东城区东四街道西部,面积约75.5公顷,包括五个社区。这个地块处于北京的核心区,是一个二环以内的老旧街区。
评估气候风险,首先要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。对于面对气候灾害比较脆弱的人群、基础设施、相关环境,我们进行了调研。由于街区老旧,违章、加建的用房较多,所以存在建筑物密度较大、有些路面不透水的情况。一些院子里树木高低不平,传统径流发生改变,加重局部内涝。排水管口受到生活垃圾的堵塞,雨污合流,使得原始排水系统的能力下降。以上这些构成了社区适应地图的原始底图。
气候评估还要有对象。这里是历史文化街区,因此我们调查了其中的历史文化遗产。不同的灾害对不同的人群、用地会造成不一样的影响,所以人口情况、用地属性也需掌握,另外还有道路、建筑、植被、公共服务设施、市政基础设施等。只有对一个社区的社会经济人口情况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了解后,才能进行气候方面的分析。
为了将气候细化到小尺度,我们采用了两种方法:一是利用周边一些几十年观测的气象数据;二是结合这块区域比较小的特点,进行局部微粒度的观测。我们做了四次移动观测,具体去看每一个街区温度、湿度、污染物等情况,将精细的风险评估结果应用到街区环境的提升中。
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社区气候适应规划策略供大家参考。一是多尺度的优化,在市域层面,以灾害类型识别为主;在街区层面,以辨析气候风险的空间分异为主;在社区层面,以提升基层适应能力为主。二是多目标的协同,将气候适应能力建设与“双碳”目标、海绵城市、生物多样性提升、老城更新、居民健康福祉等多目标协同并进。三是精细化的诊断,通过一年一体检、五年一评估的形式,将适应能力建设纳入到街道、社区工作中。四是多主体共建,通过社区内部的商议、工作坊等,逐渐培养社区居民参与意识,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、热心和能力。
(作者为北京市气候中心副主任)